Archive for July, 2009|Monthly archive page

公貓多為左投手

ABC Science (Monday, 27 July 2009)

最新的研究顯示,雄性貓咪(簡稱熊貓雄貓)喜歡使用左前掌,是由性別決定的。這項發現被推廣到其他雄性動物多是左撇子,至少比起雌性動物而言有更高的比例。

大約90%的人類都是右撇子,剩下的左撇子多是男性,這項事實在貓咪更顯而易見。

「我們的結果顯示,貓咪出掌有兩種偏好,而且跟性別有很強的關聯。」Deborah Wells博士說,他是這項研究的主持人。

好吧!如果你不相信的話,來自北愛爾蘭皇后大學Belfast學院心理系的資深講師、還有共同作者Sarah Millsopp也拿他們國內的42隻貓咪做實驗,結果也是一樣的。

在人類來說,類固醇之類的荷爾蒙,像是睪丸激素,是跟左撇子有關的。這在動物身上也成立。


貓咪是左投還是右投,似乎由他們的性別決定(圖片來源:iStockphoto)。

完整原文請見:
Male cats more likely to be a southpaw

螞蟻比人類更理性?

ScienceDaily (July 25, 2009)

7月22日發表在皇家學會生物科學類期刊會報(the journal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iological Sciences)的一項研究顯示,來自Arizona州立大學以及Princeton大學的研究學者告訴我們,一群螞蟻比一群人類還要來得理性。

「這不是因為人類比螞蟻笨。人類與動物很容易就做出不合理的選擇,尤其當他們面對很有挑戰性的決定時。」計畫主持人Stephen Pratt 與 Susan Edwards說。

「會產生這個看起來矛盾的結果,是因為有一些條件限制造成的。大部分單一的螞蟻只知道一種選擇,因此一群螞蟻可以選擇的項目也變得比較少。」ASU自由藝術與科學大學生命科學院(School of Life Sciences in ASU’s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and Sciences)的助理教授Pratt說。


一群螞蟻的決定比一群人類還要來得理性(圖片來源:Stephen Pratt/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完整原文請見:
Ants More Rational Than Humans?

天文學家偵測到織女星的磁場

ScienceDaily (July 26, 2009)

天文與天文物理期刊最近發表了一篇論文,天文學家使用安裝在法國Pic du Midi天文台的Bernard-Lyot望遠鏡的高靈敏度NARVAL光譜極性偵測儀,成功偵測到天上的亮星織女星的磁場,也就是我們所知道的Zeeman Effect。

織女星對天文業餘愛好者以及天文學家而言是很有名的一顆星,位於天琴座,距離我們只有25光年,是天上第五亮的星,曾被用來當作校正光度的參考星。織女星的質量是太陽質量的兩倍,但生命期只有太陽的十分之一。因為她很亮而且很近,所以當天文界有更好的儀器產生時,都會先拿她來測試研究。

織女星的自轉週期少於一天,而太陽的自轉週期為27天。因此她的離心力很強到會讓她的兩極變扁,並且讓兩極(較高溫)和赤道的溫差高達1000度。由於織女星周圍圍繞的塵埃盤,她的不均勻分佈暗示了她可能擁有行星。

這次,天文學家分析了從織女星發出光的極性,並且偵測到她表面微弱的磁場。這其實並不易外,因為我們知道恆星帶電粒子會產生磁場,這就是太陽與地球磁場產生的原因。但是比太陽質量還要大的恆星,像是織女星,理論模型無法預測她們磁場的強度以及結構,因此天文學家對於接收到的磁場強度還沒什麼頭緒。經過數十年錯誤的嘗試,經由NARVAL的高靈敏度以及長時間的觀測,總算獲得了一點成果。

織女星的磁場強度大約有50 micro-tesla,大約跟地球以及太陽差不多。第一次成功觀測到大質量恆星的磁場也為理論研究開啟了一扇門。這次的偵測結果也暗示了,磁場在像是織女星這樣的大質量恆星是可以被觀測到的,只是越遠越難被觀測到。天文學家相信這次的發現將有助於瞭解恆星磁場以及他們對於恆星演化的影響。


法國 Pic du Midi de Bigorre天文台的 Bernard-Lyot 望遠鏡(圖片來源:Copyright Pascal Petit)。

完整原文請見:
Magnetic Field On Bright Star Vega

細菌電腦:基因工程細菌擁有解決複雜數學問題的能力

ScienceDaily (July 24, 2009)

美國研究學者創造了可以用來解決複雜數學問題的「細菌電腦」。這項研究證實電腦可以在活細胞中運作,也為該研究的相關應用開啟一扇門。第二代細菌電腦將推展至更福雜的電腦運算。

研究團隊由Missouri Western 州立大學、北加州Davidson大學的四位教授以及十五個由生物、數學科系的大學生所組成。研究大腸桿菌DNA的工程,創造了可以解決Hamiltonian路徑問題這類古典數學問題的細菌電腦。

這項研究延續了去年發表在期刊的研究,之前的研究是有關於細菌電腦可以解決Burnt薄餅問題。

Hamiltonian路徑問題是在說,在一個網路中有許多節點,要如何從開始到結束的過程中,每一個節點都只經過一次。學生以及教授藉由改變細菌的基因電路來幫助他們解決一個有三個節點的網路,而細菌成功的解決了這個問題。

合成生物學是一項結合分子生物技術、工程原理、以及數學模型的學門,藉由設計並建構基因電路,來讓活細胞可以攜帶一些新的功能。「我們的研究貢獻了超過60項註冊有案的標準生物元件,這可以用在合成大型生物體上,包括新的紅螢光蛋白質以及綠螢光蛋白質的基因。」 Jordan Baumgardner博士說,他是最近從Missouri Western大學畢業,並且是這項研究論文的第一作者。「這項研究提供了另一個很好的例子,合成生物學是多麼的強大有力。」我們使用合成生物學來解決數學問題,另外的研究則是提供了醫學、能源以及環境上的應用。合成生物學有很大的潛力可以改變這個世界。」

根據該論文的共同作者Eckdahl博士的說法,合成生物學提供給大學生跨領域的研究訓練機會。「我們發現合成生物學是一門讓學生結合生物與數學來投入研究的好學門。我們的學生正學習跨越傳統學門界線的寶貴經驗。」


細菌的3D圖解。研究學者利用大腸桿菌的DNA製造了細菌電腦,這款電腦可以用來解決古典數學問題,像是Hamiltonioan的路徑問題(圖片來源:Stockphoto/Sebastian Kaulitzki)。

完整原文請見:
‘Bacterial Computers’: Genetically Engineered Bacteria Have Potential To Solve Complicated Mathematical Problems

掃描你的大腦可以讀出你在想什麼!?

ScienceDaily(July 23, 2009)

神經科學可以讀出人類的想法嗎?某些研究員以及一項新興行業正在建構這樣的腦部影像技術,也就是所謂的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來瞭解藏在大腦裡面的想法,像是謊言、真相,或者是渴望。

過去十年來,神經學研究學者致力於研究大腦在觀看不同物體時,譬如看臉、看房子、看椅子時,大腦各區會產生不同的反應,然後利用fMRI偵測大腦活動,加上機器的學習功能,可用來預測人腦實際上在看什麼。

UCLA以及Rutgers大學的神經學研究學者提供了這方面的證據,的確是可以偵測到人腦某些方面的思考,但是要用fMRI準確的偵測到人腦的想法,倒是還差得遠勒!這些研究學者打算在2009年十月在生理學類「科學」期刊發表這項研究成果。

(圖片來源:Image courtesy of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完整原文請見:
Can Brain Scans Read Your Mind? In Some Cases, The Answer Is ‘Yes’

懷孕媽咪的寶寶模型

New Scientist (23 July 2009)

新的掃描技術可以讓懷孕媽咪擁有一個實體大小、未出生寶寶的模型。利用超音波、斷層掃描,與核磁共振等掃描技術可以將資料轉換成3D立體模型,並可以將它作成成一個塑膠模型。

巴西設計師 Jorge Lopes 在倫敦皇家藝術學院攻讀博士並發展了這項迅速成像原型技術。這項技術可以使盲眼媽咪加深他們跟寶寶的聯繫,或者可以幫助醫師注意胚胎是否有畸形的情形。

巴西影像診斷診所的醫學博士 Heron Werner 說,「真不知道我看到的到底的是科學?或者根本就是藝術!」

(圖片來源:RCA / Rex Features)

完整原文請見:

New Scientist: Picture of the day

科學家抓著日全食不放

ScienceDaily (July 22, 2009)

在中國以及印度的科學家加入當地區民與旅客的行列,一起觀測本世紀最長的日全食。

月球的影子在到達太平洋以前,通過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兩個國家中國與印度。來自Williams大學日食觀測隊的科學家們,聚集在中國與印度,就為了提供這長達五分三十六秒的日全食紀錄。

「我們看到日全食了!雲逐漸變得稀薄,我們剛好在雲中間的洞看到這五分鐘的日全食。」觀測隊的領隊Jay Pasachoff說,他是Williams大學的教授以及國際天文聯合會日全食工作小組的主席。

「每個人都看到日冕了,鑽石環真的很美。就在日全食之前,雲才剛變稀薄,所以我們可以不透過濾鏡看到這個現象。我們所有的儀器設備都正常運作,所以我們還有一個小時可以觀測日偏食,我們稍後會下載影像並且開始觀測。我們有很多透過兩組濾鏡的掩星實驗的觀測資料,我們稍後會比對兩個頻道的掩星資料來說明雲的覆蓋情形。」Pasachoff教授從中國透過email告訴大家。他總共觀測過四十九次的日食。

Pasachoff教授以及他的研究夥伴,正透過計算日食的觀測資料計算來瞭解太陽的日冕。日冕就是太陽外圍百萬度高溫的氣體,比太陽的表面溫度還要高。在地球上,大部分的日冕只能在月球完全擋住太陽的時候被短暫的看到。他們使用特殊的快速讀取電子相機、以及只有日冕氣體可以被可以透過的單色光濾鏡來觀測。

下一次的日全食將發生在2010年7月11日,地點在南太平洋,唯一看得到的陸地是庫克群島、復活島、智利南部,以及阿根廷。

2009年7月22日,地球上可以觀測到日全食的地方僅只發生在本影區,也就是圖中的狹長深藍色陰影區。月球陰影的路徑經過印度、尼泊爾、孟加拉、不丹、緬甸,以及中國。離開亞洲大陸後,路徑繼續通過日本琉球以及東南太平洋。日全食最長可達六分三十九秒,日偏食則可以在比本影區更寬的半影區被看到,也就是圖中淺藍色線條的區域,包括大多數的東亞、印尼,以及太平洋。(圖片來源:Espenak / NASA’s 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

完整原文請見:

Scientists Capitalize On Extended Solar Eclipse

用聲音煮飯:生質燃料爐也將熱能轉換成聲音以及電力

生質燃料又稱生物燃料,泛指由生物質組成或萃取固體、液體或氣體。所謂的生物質係指有機活體或者有機活體新陳代謝的產物,例如牛糞。不同於石油、煤炭、核能等傳統燃料,這新興的燃料是可再生燃料(資料來源:Wiki)。生質燃料爐有點像是瓦斯爐,只是不是用瓦斯當作燃料,而用生質燃料。

英國以及尼泊爾目前正在測試使用一種便宜的方法來發電,其目的是為了能夠改變貧窮社會的生活。這是一項由Norttingham大學所主導的Score計畫,他們也同時發展如何利用煮飯用的生質燃料爐,將熱量先轉換為聲音的能量,再轉換為電力。

Score計畫的全名是£2 million Score project,兩百萬英鎊Score計畫。其中Score是Stove for Cooking, Refrigeration and Electricity,就是一個可用來煮飯、冷藏、發電的多功能生質燃料爐。這個計畫是由跨國研究團隊所組成的,希望透過改善非洲以及亞洲的健康、生活品質、經濟成長、社會問題、以及教育機會等方式,來減少非洲及亞洲的貧窮。該計畫透過當地居民的共同參與來瞭解該社會所需,以研發適合當地使用的設備。

Score研究計畫的網址為: http://www.score.uk.com

(圖片提供:Image courtesy of Universiyy of Nottingham)

完整原文請見:

Bio-Mass Burning Stove Also Converts Heat Into Sound Then Electricity

Score Research Summary

(今天本來只是要翻譯自然科學類的文章,結果沿著Reference卻找到了社會科學類的文章,那就合併一下兩篇文章的重點來講故事吧!)

雷射科技製造新型態金屬並增強空軍戰力

ScienceDaily (July 20, 2009)

美國空軍科學研究中心(AFOSR)贊助Rochester大學的研究員使用雷射科技即將協助美國軍隊製造新型態的金屬。這個研究計畫的Chunlei Guo博士以及他的團隊們發現了利用雷射技術將金屬轉換為黑金屬的方法,而非過去藉由塗料來改變金屬表面對於光線的吸收或輻射。

「黑金屬的產生使得未來新型態材料的利用變得可能,為未來多型態的應用打開一道門。」Guo博士說,「為了這一刻,我們使用一般光線兩倍亮的白熱燈泡來研究它對於光線的吸收或輻射的逆反應。」

重點技術在於產生超細、超強的絲雷射,這樣的雷射必須在千萬億分之一秒內射出。這樣的雷射會使金屬表面強制形成奈米以及微米結構,這種結構將戲劇性的改變光線輻射的效率。

除了增加光度以外,Guo博士還試著用不同顏色的光來做測試,去年,他們的團隊使用同樣的方法改變了金屬的顏色,除了黑色以外,還有藍色,金色以及灰色。這是為了控制奈米結構的大小以及形狀,並且瞭解不同顏色金屬的吸收與輻射特性,如此才能調整絲雷射在不同波段的強度。

除了這個研究,Guo博士團隊曾為美國空軍研發其他種類的金屬。現在他們可以利用雷射技術改變金屬表面來產生獨特的奈米以及微米結構。

「僅只聚集於如針般大小的絲雷射,其產生的能量,比整個北美電量產生的能量還要來的多。」Guo博士說。

目前研究員需要半小時來改變金屬的表面結構,下一個目標當然就是加速這個過程,才能在未來戰爭的時候,及時執行命令。

Rochester大學 Chunlei Guo 博士站在他的千萬億分之一秒雷射前(圖片來源:Walter Colley Studio)。

完整原文請見:

Laser Technology Creates New Forms Of Metal And Enhances Aircraft Performance

氫科技全速前進!

ScienceDaily (July 17, 2009)

未來的某一天,車子跟筆電的電力來源可以靠吃肥油產生嗎?Leeds大學的工程師認為可以!他們正在發展更有效、更環保的氫燃料系統,這個系統可以使用從菜油、生質柴油物的副產品甘油…… 等廢物中提煉出來的氫做為燃料。他們希望將來可以開發出小單位使用的氫燃料,而非只是大規模使用。

氫被認為是取代石油燃料的選擇之一,但是氫的提煉成本很高,而且使用傳統提煉方法會有許多溫室氣體溢出。Leeds大學的氫提煉系統,以混合廢料以及廢氣來產生氫,並且這個方法更便宜、更乾淨,而且更有效率。

「科學家發展新科技來降低二氧化碳的產生是很重要的,一但我們的系統發展成功,相信未來全國改用氫能源的日子指日可待。我們確信目前的技術有助於我們發展氫科技。目前我們正在研究如何扣留二氧化碳,讓他們能夠有效率的被回收利用。」Dupont博士說。

(圖片來源:Stockphoto/Gene Chutka )未來可能會產生使用氫燃料發動的汽車。

完整原文請見:

Hydrogen Technology Steams Ahead